已觉秋声引雁高。
意思:已觉秋声引导雁高。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南乡子·户外井桐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
》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和表达思妇情感的诗,通过对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思妇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首句“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描绘了户外宁静的夜晚,井边的梧桐树飘落着落叶,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星星映衬出环境的寂静。这种描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凄清的秋夜景象,为思妇的情感铺垫了背景。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已觉秋声引雁高。”这两句通过描述思妇对霜寒的担忧和秋声引雁高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思妇的孤独和寂寞。她担心霜寒侵体需要添被,而夜深人静时秋声和大雁飞高的景象更加强化了她的孤独感。
“罗带束纤腰。自剪灯花试彩毫。”这两句描绘了思妇的室内形象,她用丝带束腰,独自剪灯花试着用彩毫书写思念之情。这种形象展示了思妇的柔美和细腻,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为问江头早晚潮。”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她收起一封写给江北的信,想着明天要问江头潮水的早晚时间,表现了她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这种表达方式将思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了思妇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期待。诗人通过这种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夜的凄清和思妇的柔美细腻,同时也引发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