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谅皆然,我今何叹息。
意思:古今确实都是如此,我现在为什么叹息。
出自作者[宋]刘仕龙的《知廉州条上边事落职主管台州崇道观赋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人生百年中,穷通无定迹”开篇,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诗人通过比喻“风前花,荣谢亦顷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莫测。接着,诗人以两个人物为例,一个是曾经的牧牛竖,一个是种瓜翁,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前者从尊贵到落魄,后者从贫穷到封侯。这两个例子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法预测。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丈夫苟得时,粪土成拱璧;一朝恩宠衰,黄金失颜色”的观点,这是对人生得失的一种深刻反思。诗人认为,当一个人得到权力和财富时,他可能会被视为珍宝;但是一旦失去这些,他就像失去了颜色的黄金一样,失去了价值。这种观点揭示了人生的虚无和无常。
最后,诗人以“古今谅皆然,我今何叹息”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深理解和接受。他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生的无常都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他对此感到无奈和叹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法预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