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贻》 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意思:即使没有明显成效也遮丑,如果有所成甘守株待兔。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自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巡游和征战进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和无力,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转向了养生之道,过上了朝暮耕读的生活。 “纵无显效亦藏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即使没有明显的成效,他也愿意保持低调,不追求显赫的名声。 “若有所成甘守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期待,如果有所成就,他愿意守着老树过着安静的生活。 “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这两句诗是对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反思,他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四处巡游和征战,但最终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暗示了人生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无常性。 最后,“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丁家鹤是传说中的神鸟,能够带来长寿和福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和福祉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丁家鹤一样长寿,同时也能享受隐居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反思历史人物的行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
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藏拙

    读音:cáng zhuō

    繁体字:藏拙

    英语:hide one\'s inadequacy by keeping quiet

    意思:掩藏拙劣,不以示人。常用为自谦之辞。
    唐·罗隐《自贻》诗:

  • 显效

    读音:xiǎn xiào

    繁体字:顯效

    意思:(显效,显效)

    1.显着的功效。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其显效未詶,名籍未立者,大鸿胪趣上,朕将差而录之。”
    唐·罗隐《自贻》诗:“纵无

  • 有所

    读音:拼音:yǒu suǒ 五笔:dern

    有所的解释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 守株

    读音:shǒu zhū

    繁体字:守株

    意思:“守株待兔”的省称。
    《孔丛子连丛子上》:“然雅达博通,不世而出,流学守株,比肩皆是,众口非非,正将焉立。”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每见凡俗守株之儒,营营所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