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园杂诗六首·明叔家瑞莲》 岂独夏花好,仍兼秋实奇。

岂独夏花好,仍兼秋实奇。

意思:难道夏天花好,仍兼秋实奇。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南园杂诗六首·明叔家瑞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莲花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莲花的美丽和奇特。 首先,诗人赞美了莲花的来源和种植,“君家得莲种,远自浙江湄”,让人感受到莲花的珍贵和难得。接着,诗人用“明烛然空碗,浓朱画细丝”来形容莲花的颜色和形态,用明亮的烛光和浓烈的朱红来比喻莲花的鲜艳和艳丽。 然后,诗人又赞美了莲花的开花和落花,“盛开尤菡萏,到落不离披”,表现了莲花的优雅和坚韧。不仅如此,诗人还强调莲花不仅夏季的花美丽,秋季的果实也非常奇特,“岂独夏花好,仍兼秋实奇”,表现了莲花的多重美丽。 接着,诗人用“味长包石蜜,壳嫩剥燕支”来形容莲子的味道和莲壳的柔软,让人更加垂涎欲滴。最后,诗人再次强调莲花的芬芳和坚韧,“况复芬芳久,霜前殊未衰”,表现了莲花的顽强和美丽。 整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莲花的美丽和奇特,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家得莲种,远自浙江湄。
明烛然空碗,浓朱画细丝。
盛开尤菡萏,到落不离披。
岂独夏花好,仍兼秋实奇。
味长包石蜜,壳嫩剥燕支。
况复芬芳久,霜前殊未衰。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秋实

    读音:qiū shí

    繁体字:秋實

    意思:(秋实,秋实)

    1.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
    《管子国蓄》:“春赋以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
    汉·王充《论衡异虚》:“见春之微叶,知夏之有茎叶

  • 夏花

    读音:拼音:xià huā

    夏花的解释


    1、夏花,就是指夏季的鲜花。
    2、夏花还有更深刻的比喻义,是起源于于泰戈尔的名句“生若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阐述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看法


    词语分解

    • 岂独

      读音:qǐ dú

      繁体字:豈獨

      意思:(岂独,岂独)
      难道只是;何止。
      《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
      《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

    • 兼秋

      读音:jiān qiū

      繁体字:兼秋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作》诗:“倏悲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解释:1.形容时间长久。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