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菊花新·堕髻慵妆来日暮》 衣缓绛绡垂,琼树袅、一枝红雾。

衣缓绛绡垂,琼树袅、一枝红雾。

意思:红薄纱衣松垂,琼树袅、一枝红雾。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菊花新·堕髻慵妆来日暮》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晚妆慵懒、婀娜多姿的女性,她的家住在画桥堤下,环境优美,安静而深邃。词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了女性的美丽和内心的柔软。 首句“堕髻慵妆来日暮”,用堕髻、慵妆两个形象描绘出了女性日暮时分的懒散和娇媚。同时,这也反映了词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感受。 “家在画桥堤下住”一句,既点明了女性的家居环境,又用画桥、堤下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衣缓绛绡垂,琼树袅、一枝红雾”三句,通过绛绡、琼树、红雾等意象,将女性的衣裳、身姿和容颜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美感。 “院深池静娇相妒”一句,既描绘了庭院深深、池水静静的环境,又展现了女性之间的娇媚和嫉妒,表现了女性内心的复杂和多样。 “粉墙低、乐声时度”两句,通过粉墙和低度的乐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女性的柔美和温馨。 最后“长恐舞筵空,轻化作、彩云飞去”三句,表达了词人对女性美丽消逝的忧虑和惋惜,也体现了词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整首词意象丰富,情感细腻,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和环境氛围的营造,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内心的柔软,也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堕髻慵妆来日暮。
家在画桥堤下住。
衣缓绛绡垂,琼树袅、一枝红雾。
院深池静娇相妒。
粉墙低、乐声时度。
长恐舞筵空,轻化作、彩云飞去。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 琼树

    读音:qióng shù

    繁体字:瓊樹

    意思:(琼树,琼树)

    1.仙树名。
    唐·曹唐《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 绛绡

    读音:jiàng xiāo

    繁体字:絳綃

    意思:(绛绡,绛绡)
    红色绡绢。绡为生丝织成的薄纱、细绢。
    晋·郭璞《游仙诗》之十:“振髮晞翠霞,解褐被绛绡。”
    宋·李清照《采桑子》词:“绛绡缕薄冰肌莹,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