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滁》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意思:我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别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离别的无奈。 首句“花光浓烂柳轻明”,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繁花似锦,柳树轻盈,阳光明媚。这里诗人用明丽的景色来反衬离别的伤感,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 “酌酒花前送我行”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与友人在花前共饮,因为即将分别,气氛显得格外沉重。 “我亦且如常日醉”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只能选择以酒来麻痹自己,以此来减轻离别的痛苦。 “莫教弦管作离声”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恐惧和担忧,他害怕听到离别的音乐,因为那会让他更加痛苦。这里诗人通过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加深刻地表现了离别的伤感。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读来让人感同身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将离别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如常

    读音:rú cháng

    繁体字:如常

    短语:例行 常规 正常 好端端 正常化 正规 健康

    英语:as usual

    意思:
    1.照常。
    《二刻拍

  • 且如

    读音:qiě rú

    繁体字:且如

    意思:
    1.假如,如果。
    《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何休注:“且如,假设之辞。”
    《水浒传》第九回:“众兄长如

  • 常日

    读音:cháng rì

    繁体字:常日

    意思:
    1.平日;往日。
    《南齐书高帝纪》:“常日乃可屈曲相从,今不得也。”
    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虽隔阴云,转更明朗,比于常日,不觉有殊。”

  • 离声

    读音:lí shēng

    繁体字:離聲

    意思:(离声,离声)
    别离的声音。
    南朝·宋·鲍照《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前蜀·韦庄《上行杯》词:“芳草灞陵春岸,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