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风传益远,后作莫可攀。
意思:流风传播更远,后来在没有可攀登。
出自作者[宋]俞桂的《论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大道本无体,何在文字间。昴从先天画,诗自圣人删。流风传益远,后作莫可攀。推敲谁氏子,一字不可闲。》,它是一首对大道和诗歌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自然、纯粹和永恒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大道本无体”,这是对大道本质的一种理解,即大道本身是无形的、无体的,它超越了文字和语言的描述,是一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这种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大道的敬畏和尊重,认为大道是超越一切文字和语言的束缚的。
接着,“昴从先天画”和“诗自圣人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看法。诗人认为诗歌应该源于自然,而不是人为的创作。这里的“昴”可能指的是昴宿星团,它是宇宙中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诗歌创作的一种灵感来源。而“圣人”则是指古代的贤明之士,他们通过删繁就简的方式创作出经典诗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流风传益远,后作莫可攀”两句表达了对诗歌传承的赞美和期待。诗人认为诗歌的精髓能够流传久远,影响后世,使得后世的诗歌创作难以超越前人。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推敲谁氏子,一字不可闲”两句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诗人认为诗歌创作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一字一句都不能马虎。这种严谨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尊重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大道、诗歌和创作的赞美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纯粹和永恒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敬仰和严谨态度,提醒人们在创作中要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