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京师观音院新堂》 骈罗嶷嶷三秀石,丛迸娟娟两修竹。

骈罗嶷嶷三秀石,丛迸娟娟两修竹。

意思:高骈罗疑疑三秀石,丛迸娟娟两修竹。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京师观音院新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都市喧嚣和官场繁琐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市井的喧嚣和自然的清幽,表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首联“九衢言语乱入耳,三市尘沙眯人目。”描绘了都市的喧嚣和灰尘,让人感到烦躁不安。颔联“猿狙未惯裹章绶,鱼鸟宁忘慕溪谷。”则以猿猴和鱼鸟为例,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颈联“恨无栖宿在清旷,欲弄潺湲愈烦燠。”表达了诗人对清静自然生活的渴望,同时更加强调了市井生活的喧闹和烦躁。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道人的华屋、秀石、修竹等自然景物,展现了自然生活的美好和清新。这些景物让人感到恬静、舒适,与市井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尾联“青鞋赤舄偶然尔,安用区区巧追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这些都不如自然生活的重要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展现出清新自然、恬静舒适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衢言语乱入耳,三市尘沙眯人目。
猿狙未惯裹章绶,鱼鸟宁忘慕溪谷。
恨无栖宿在清旷,欲弄潺湲愈烦燠。
道人谁氏斥佳境,决汉披霄敞华屋。
骈罗嶷嶷三秀石,丛迸娟娟两修竹。
云蒸雨泄被岩壑,海倒河垂动林麓。
顿惊俯仰远嚣浊,岂直形骸摆羁束。
解衣坚坐暝忘返,饮水清谈心亦足。
丈夫壮志须坦荡,曲士阴机谩翻覆。
青鞋赤舄偶然尔,安用区区巧追逐。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娟娟

    读音:juān juān

    繁体字:娟娟

    英语:beautiful; graceful

    意思:
    1.姿态柔美貌。
    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 嶷嶷

    读音:nì nì

    繁体字:嶷嶷

    意思:
    1.幼小聪慧貌。
    《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汉·郑玄笺:“嶷,识也。其貌嶷嶷然,有所识别也。”
    唐·韩愈《原性》:“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

  • 三秀

    读音:sān xiù

    繁体字:三秀

    意思: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
    《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王逸注:“三秀,谓芝草也。”
    《尔雅翼释草

  • 骈罗

    读音:pián luó

    繁体字:駢羅

    意思:(骈罗,骈罗)
    骈比罗列。
    汉·王逸《九思哀岁》:“群行兮上下,骈罗兮列陈。”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景云蔚岳,秀星骈罗。”
    宋·司

  • 修竹

    读音:xiū zhú

    繁体字:修竹

    英语:tall bamboos

    意思:(参见脩竹)
    长长的竹子。
    《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刘孝标注引晋·王羲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