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滍城》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意思:只听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滍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南并横山的美景,远处的山川、滍阳的树木、荒城的萝茑,以及表里无寸土的景象,这些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即道存在于内心,不需要外在的追求和喧嚣。 其次,诗中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如“扫榻坐茅庑”、“清泉给盥濯”、“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等,这些都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此外,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如“思有烟霞举”,即希望过一种隐居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如“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即通过阅读义皇经,发现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这些思考和探索,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思考。这些思考和感悟,都值得人们深思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駸駸二三骑,南并横山去。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
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呼儿开棘扉,扫榻坐茅庑。
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
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义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