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一参寮茶供罢,可能无语到双溪。
意思:当时一参寮茶供应停止,可以做到无语到双溪。
出自作者[宋]徐元杰的《讯剑浦主簿詹栋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竹林饥午隐禅扉》,它是一首描绘禅师隐居生活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竹林中与禅师一起午休的场景,以及禅师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首先,诗中描述了禅师所在的“隐禅扉”,这是一个隐秘的禅修场所,竹林中的一片寂静和安宁,仿佛是禅师们修行的地方。这里的“隐”字,不仅暗示了禅师的隐居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内心世界的敬仰和向往。
其次,“合傍鸾栖亦此栖”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林的环境。鸾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常被用来象征高贵和神圣。这里用鸾鸟栖息的地方来比喻竹林,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生活环境的赞美。
第三,“时一参寮茶供罢,可能无语到双溪”两句,描绘了禅师的生活方式。参寮是僧人日常修行的一部分,茶供是茶供养的意思,是僧人之间互相供养的一种方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清净无为、淡泊名利的修行态度的赞赏。同时,“无语到双溪”也暗示了禅师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他们无需言语就能达到心灵的交流和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隐居竹林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高度赞扬和对清净无为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禅师内心世界的敬仰和向往,以及对自身修行之路的思考和启示。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它通过描绘禅师的生活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