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十四诗品》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意思:在这种情景中构思吟咏,他的声音越来越稀。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全文创作背景

《二十四诗品》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司空图的思想、经历以及晚唐时期的文学环境密切相关。司空图生活在唐末大动荡时期,他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明显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司空图主张自然、辩证的审美观,这也构成了《二十四诗品》的基础。 具体来说,《二十四诗品》是以自然景物为象征,来表达各种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意境。司空图通过这部作品,将诗歌的风格和意境划分为二十四种,每种都以一种自然景物作为象征,进行深入的阐述和描绘。这样的创作方式,既体现了司空图的道家思想,也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同时,《二十四诗品》的产生也符合唐代诗格著作的发展规律。在晚唐五代,诗格著作致力于概括诗歌风格名目,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乔木,碧苔芳晖。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