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引镜照清骨,惊非曩时人。

引镜照清骨,惊非曩时人。

意思:拿起镜子照清骨,惊慌不是过去人。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引镜照清骨,惊非曩时人。》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镜中映照出的清瘦的自己,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叹。诗中描绘了天地如同一幅画卷,自己就像那观照芭蕉的身姿,形象生动,引人深思。 “陈力则已病,征财又室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和困惑。尽管诗人一直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但仍然无法摆脱困境。同时,诗中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财富的渴望和对于贫寒生活的无奈。 “古来支离疏,粟帛王所仁。”最后两句诗是对古人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诗人认为,自古以来,有许多像自己这样身体瘦弱、生活贫困的人,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然而,社会上却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那些拥有财富的人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因此,诗人呼吁社会应该更加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充满了哲理和智慧。通过描绘自己的形象和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引人深思。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引镜照清骨,惊非曩时人。
天地入喻指,芭蕉自观身。
陈力则已病,征财又室贫。
古来支离疏,粟帛王所仁。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镜照

    读音:jìng zhào

    繁体字:鏡照

    意思:(镜照,镜照)

    1.鉴察;明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夫人主之所以镜照者,诸侯之士徒也,今诸侯之士徒,皆私门之党也。”
    汉·扬雄《剧秦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引镜

    读音:yǐn jìng

    繁体字:引鏡

    意思:(引镜,引镜)
    持镜。
    《后汉书朱浮传》:“引镜窥影。”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引镜皆明目,临池无洗耳。”
    李善注引三国·

  • 骨惊

    读音:gǔ jīng

    繁体字:骨驚

    意思:(骨惊,骨惊)
    谓内心极度惊骇。
    南朝·梁·江淹《别赋》:“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唐·顾况《酬本部韦左司》诗:“寸心久摧折,别离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