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比干传》 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

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

意思:想得先生也知道自,要将留与后人人。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比干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昏庸的君王和即将灭亡的国家的不满,以及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首句“昏王亡国岂堪陈,只见明诚不见身”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对君王的昏庸无道感到痛心疾首,对国家的衰亡感到无奈和悲愤。他用“明诚”来对比“昏王亡国”,表达了对明智和诚实治国者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两句,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希望自己能有所觉悟,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将历史的故事留给未来的人们,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自我反省的精神,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昏王亡国岂堪陈,只见明诚不见身。
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后来人

    引用解释

    1.指后起之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必不作妒而欲杀之状,向 阎罗天子 掉舌,排挤后来人也。”

    2.指继承前辈事业的人。 夏明翰 《就义诗》:“杀了 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分明是一队又一队红军的后来人在烈士面前庄严地宣誓。”

    读音:

  • 后来

    读音:hòu lái

    繁体字:後來

    短语:尔后 后 今后 事后 此后 往后 从此 以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下

    英语:later

    意思:(后来,后来)

  • 先生

    读音:xiān shēng

    繁体字:先生

    短语:教员 女婿 汉子

    英语:sir

    意思:
    1.始生子,犹言头生。
    《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

  • 来人

    读音:lái rén

    繁体字:來人

    英语:messenger; the one who came

    意思:(来人,来人)

    1.将来的人。
    汉·扬雄《剧秦美新》:“宜命贤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