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金陵行阙》 圣代规模跨六朝,行宫台殿压金鳌。

圣代规模跨六朝,行宫台殿压金鳌。

意思:当代规划跨六朝,行宫台殿压金鳌。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望金陵行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圣代规模跨六朝,行宫台殿压金鳌》是一首对盛世的赞美诗。这首诗描绘了盛世的规模和气度,超越了前朝,行宫台殿耸立在金鳌之上,展现出皇家的威严和气派。 首联“圣代规模跨六朝,行宫台殿压金鳌”描绘了盛世的宏大规模,跨越了六朝,行宫台殿耸立在金鳌之上,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和地位。金鳌是传说中的神兽,能够镇压邪气,因此诗人用它来形容行宫台殿的威严和稳固。 颔联“三山落日青鸾近,双阙清风紫凤高”则进一步描绘了行宫台殿的壮丽景象。三山落日,青鸾飞翔,双阙清风,紫凤高飞,展现出皇家宫殿的壮美和神秘。这里用青鸾和紫凤等神话中的神鸟来形容宫殿的高贵和神圣,进一步强调了皇家的威严和气度。 颈联“石虎蹲江蹯王气,玉麟涌地镇神皋”则描绘了自然景象和皇家气派的结合。石虎蹲江,象征着皇家的王气和威严,而玉麟涌地则镇守着神皋,表达了皇家对国家的守护和责任。 尾联“太平不用千寻锁,静听西城打夜涛”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感慨和对皇家治理的赞扬。不需要用千寻锁来束缚国家的发展,只需要静静地聆听西城打夜涛的声音,就能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行宫台殿、自然景象、皇家气派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感慨和赞扬。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皇家威严、神秘、高贵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稳定的感慨和祝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圣代规模跨六朝,行宫台殿压金鳌。
三山落日青鸾近,双阙清风紫凤高。
石虎蹲江蹯王气,玉麟涌地镇神皋。
太平不用千寻锁,静听西城打夜涛。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圣代

    读音:shèng dài

    繁体字:聖代

    英语:sundae

    意思:(圣代,圣代)
    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

  • 六朝

    读音:liù cháo

    繁体字:六朝

    英语:Six Dynasties

    意思:
    1.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吴名建业,今南京市),史称为六朝。
    唐·钱起

  • 行宫

    读音:xíng gōng

    繁体字:行宮

    短语:克里姆林宫 白金汉宫 冷宫 故宫 爱丽舍宫

    英语:Xanadu

    意思:(行宫,行宫)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

  • 规模

    读音:guī mó

    繁体字:規模

    短语:圈 层面 框框 界 局面 面

    英语:scope

    意思:(规模,规模)
    亦作“规摹”。

    1.制度;程

  • 朝行

    读音:cháo xíng

    繁体字:朝行

    意思:朝列。
    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宋·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 宫台

    读音:gōng tái

    繁体字:宮檯

    造句:

  • 金鳌

    读音:jīn áo

    繁体字:金鰲

    意思:(参见金鰲,金鳌)

    解释:1.见\"金鳌\"。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