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怀寄卢给事二首》 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

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

意思:经常想起团圆绣佛像前,东归经动乱独自保全生命。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感怀寄卢给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绵绵远念近来多》是一首深情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意象,如喜鹊、邻杏、燕子、花泥等,来表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首联“绵绵远念近来多,喜鹊随函到绿萝。”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喜鹊象征着好运和喜庆,而“随函到绿萝”则形象地描绘了亲人收到信件时的喜悦心情。 颔联“虽匪二贤曾入洛,忽惊六义减沈疴。”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生活的关心和担忧。“二贤曾入洛”是典故,指的是两位贤士曾一同到洛阳游学,这里用来比喻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而“六义减沈疴”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身体状况的担忧。 颈联“童扳邻杏隳墙瓦,燕啄花泥落砌莎。”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生活的想象和回忆。童年的邻杏、破旧的墙瓦、燕子啄食花泥和台阶上的杂草,这些意象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回忆。 尾联“好更因人寄消息,活州归去已蹉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深深的关怀和挂念,希望通过书信来了解远方亲人的情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无法回到故乡,只能感叹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节生动,意象丰富,表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关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绵绵远念近来多,喜鹊随函到绿萝。
虽匪二贤曾入洛,忽惊六义减沈疴。
童扳邻杏隳墙瓦,燕啄花泥落砌莎。
好更因人寄消息,活州归去已蹉跎。
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
孤峰已住六七处,万事无成三十年。
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
如今憔悴荆枝尽,一讽来书一怆然。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绣像

    读音:xiù xiàng

    繁体字:綉像

    短语:自画像 合影 虚像 半身像 像片

    英语:tapestry portrait

    意思:(绣像,绣像)

    1.用

  • 独生

    读音:dú shēng

    繁体字:獨生

    英语:only

    造句:

  • 团圆

    读音:tuán yuán

    繁体字:團圓

    短语:聚首 大团圆 聚会 会聚

    英语:to have a reunion

    意思:(团圆,团圆)

    1.圆貌。

  • 生全

    读音:shēng quán

    繁体字:生全

    意思:保全生命,全身。
    《吕氏春秋适音》:“胜理以治身则生全,以生全则寿长矣。”
    唐·王建《送唐大夫罢节归山》诗:“年少平戎老学仙,表求骸骨乞生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