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爆竹行》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意思:年初爆竹传自过去,吴侬政权前五天。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爆竹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地区过年的习俗,尤其在春节时燃放爆竹的情景。 首句“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和背景,描述了吴侬(指江南地区的人)在春节前五日就开始准备爆竹,为新年的到来做准备。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描绘了燃放爆竹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豆粥和打扫屋子,以及截筒五尺(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半米)并用来烧火。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生动地描绘了燃放爆竹时的场景,人们满头大汗,紧张而兴奋地传递着爆竹,表现出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描绘了儿童们看到大人燃放爆竹时的反应,他们退到一旁,看着火花在爆竹中迸发,发出雷霆般的响声。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进一步描绘了爆竹的威力,一声接着一声的爆炸声让百鬼惊恐,象征着驱邪避害、祈求平安的愿望。 “八方上下皆和平”则表达了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希望八方上下都能和平安宁。 最后,“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描述了燃放完爆竹后的场景,人们收拾残余的爆竹灰烬,仍然感到余威尚存,可以驱除疾病。他们抛弃了药包,添上了酒杯,享受着新年的快乐和安详。 整首诗通过对过年燃放爆竹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江南地区独特的过年习俗和文化风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吴侬

    读音:wú nóng

    繁体字:吳儂

    意思:(吴侬,吴侬)
    吴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侬”指吴人。
    唐·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 五日

    读音:wǔ rì

    繁体字:五日

    意思: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冯贽《云仙杂记灵运须》:“中宗时,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
    宋·姜夔《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

  • 爆竹

    读音:bào zhú

    繁体字:爆竹

    英语:firecracker

    意思:
    1.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捲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

  • 岁朝

    读音:suì cháo

    繁体字:歲朝

    英语: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意思:(岁朝,岁朝)
    I
    阴历正月初一。
    《后汉书周磐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