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揭日昭东夏,抟风滞北溟。

揭日昭东夏,抟风滞北溟。

意思:张贴每天昭东方,集中风阻碍北溟。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反思。 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墓碑、珪玉、英气、山河、权谋、激扬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非凡的才华和壮志,同时也揭示了他们最终的命运和悲剧。作者通过对比自己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困惑和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鸾凰不免于网罗”等,这些典故和比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己才华和命运的感慨和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反思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抚事如神遇,临风独涕零。
墓平春草绿,碑折古苔青。
珪玉埋英气,山河孕炳灵。
发言惊辨囿,撝翰动文星。
蕴策期干世,持权欲反经。
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颓龄。
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
轮辕无匠石,刀几有庖丁。
碌碌迷藏器,规规守挈瓶。
愤容凌鼎镬,公议动朝廷。
故国将辞宠,危邦竟缓刑。
钝工磨白璧,凡石砺青萍。
揭日昭东夏,抟风滞北溟。
后尘遵轨辙,前席咏仪型。
木秀当忧悴,弦伤不底宁。
矜夸遭斥鷃,光彩困飞萤。
白羽留谈柄,清风袭德馨。
鸾凰婴雪刃,狼虎犯云屏。
兰蕙荒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东夏

    读音:dōng xià

    繁体字:東夏

    意思:(东夏,东夏)

    1.古代泛指中国东部。
    《书微子之命》:“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
    孔传:“正此东方华夏之国。

  • 北溟

    读音:běi míng

    繁体字:北溟

    意思:见“北冥”。

    造句:睹北溟之壮阔,明秋水之浩淼。”乔北溟长叹一声,仆地便倒。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海诺俯首受命而去,绕道北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