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意允溢,群灵鼓舞。
意思:精意允泛滥,众灵鼓舞。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名为《上帝临下,鉴亦有光》,是一首赞美和歌颂的诗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似乎是与中国古代的祭祀和天神崇拜有关。
首句“上帝临下,鉴亦有光”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和崇拜,仿佛在说,上天如同明镜一般,有光照耀着世间的一切。接下来的诗句“孰云阴骘,惟圣克彰。六月徂暑,四郊愆阳。我后其勤,告于坛场。”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困境,六月炎热,四郊旱灾,人民生活困苦,但君主仍在勤勉地祈祷。
“精意允溢,群灵鼓舞。”表达了人们对于上天的虔诚和期待,希望得到上天的恩赐和庇佑。而“蔚兮朝云,沛然时雨。雨我原田,亦既有年。”则是描述了上天及时降雨,解决了农田干旱的问题,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烛龙煌煌,明宗报祀。于以助之,天人帝子。”描绘了烛龙(一种神话中的神兽)的辉煌形象,象征着神圣的力量。而“天人帝子”可能指的是天神的子女,他们帮助人们度过困难时期。
最后,“闻诗有训,国风兹始。”点明了这首诗的教育意义,即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理解到国家的开始和复兴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天神崇拜、人民困苦、丰收等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上天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