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秦中送李九赴越》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

意思:携手望千里,到现在将近十年。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秦中送李九赴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首句“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直接点明作者与友人已经相伴走过十年之久,这是一种深深的友情和陪伴,也是一种岁月的见证。接下来的“如何每离别,心事复迍邅”则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两句,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迷茫,但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决心,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愁霖不可向,长路或难前”两句,描绘了离别后的困境和无奈,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相信在困难面前,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吴会独行客,山阴秋夜船”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异地他乡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谢家征故事,禹穴访遗编”两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也是一种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两句,则是作者的嘱咐和期望,希望友人归来后不要忘记这段经历和情感,同时也期望友人能够将这段经历和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种深厚的友情和人生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对困境和挑战的坚韧和决心。这是一首非常值得一读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
如何每离别,心事复迍邅。
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
愁霖不可向,长路或难前。
吴会独行客,山阴秋夜船。
谢家征故事,禹穴访遗编。
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
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于今

    读音:yú jīn

    繁体字:於今

    英语:now

    意思:(参见于今)

    1.至今。
    《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携手

    读音:xié shǒu

    繁体字:攜手

    短语:扶起 搀扶 扶持 搀 扶老携幼 扶

    英语:hand in hand

    意思:(携手,携手)

    1.手拉着手。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