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阎处士防卜居终南》 竹林既深远,松宇复清虚。

竹林既深远,松宇复清虚。

意思:竹林既深远,松宇又清静。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贻阎处士防卜居终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作者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到宁静的江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 首联“春风摇杂树,言别还江汜。”描绘了作者在春风中告别城市,回到江汜的场景。这一句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回归自然的渴望。 “坚冰生绿潭,又客三千里”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离开城市后的生活环境,坚冰生绿潭,形象地描绘了江面的宁静和生机,而三千里则表达了旅程的漫长和艰辛。 “兆梦唯颜色,悬情乃文史。”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新的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阅读和写作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涤耳贵清言,披欢迟玉趾。”表达了作者对新环境的期待,希望与他人真诚交流,分享思想,期待友人的来访。 “秦城疑旧庐,伫立问焉如。”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竹林既深远,松宇复清虚。”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新居的环境,竹林、松树,清虚深远,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迹迥事多逸,心安趣有馀。”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远离尘世,心安理得,充满乐趣。 “石门动高韵,草堂新著书。”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新居的高雅韵味,草堂新著书,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自然和文化的向往,对回归生活的渴望。诗中没有抱怨和不满,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积极的态度和对生活的向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风摇杂树,言别还江汜。
坚冰生绿潭,又客三千里。
兆梦唯颜色,悬情乃文史。
涤耳贵清言,披欢迟玉趾。
秦城疑旧庐,伫立问焉如。
稚子跪而说,还山将隐居。
竹林既深远,松宇复清虚。
迹迥事多逸,心安趣有馀。
石门动高韵,草堂新著书。
鶱飞久超绝,蹇足空踌躇。
犹有昔时意,望君当照车。
驱车当六国,何以须潜默。
圣主常征贤,群公每举德。
此时方独往,身志将何欲。
愿谢山中人,回车首归躅。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竹林

    读音:zhú lín

    繁体字:竹林

    英语:bamboo grove

    意思:
    1.竹子丛生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附禺之山﹞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 深远

    读音:shēn yuǎn

    繁体字:深遠

    短语:永远

    英语:(adj) deep and long lasting; profound

    意思:(深远,深远)

    1

  • 清虚

    读音:qīng xū

    繁体字:清虛

    意思:(清虚,清虚)

    1.清凈虚无。
    《文子自然》:“老子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三国·魏·阮籍《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