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为姚虞琴题吴柳堂侍御罔极图遗墨》 堂堂尸谏大名垂,死所微怜逐厥私。

堂堂尸谏大名垂,死所微怜逐厥私。

意思:堂堂尸谏大名垂,死的小可怜驱逐其私。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为姚虞琴题吴柳堂侍御罔极图遗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大名垂千古的尸谏者、死孝者的赞美,批评庸医的庸碌无能,表达了对忠孝节义的崇敬和对庸医的愤慨。 首句“堂堂尸谏大名垂”,尸谏是一种古代的谏言方式,指通过自己主动牺牲尸体来唤醒君主的警醒。这句诗赞扬了尸谏者的勇敢和执着,他们为了国家社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大名垂青史。 “死所微怜逐厥私”,这句诗表达了忠臣孝子为了心中的信仰和亲人,不惜赴死的精神。他们虽然面临困境,但仍然坚定不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当日死忠仍死孝”,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忠臣孝子的精神,他们不仅在生命垂危之际坚守信仰,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恪守孝道,这种精神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 最后一句“请看万恨写庸医”,诗人通过批评庸医的无能,表达了对庸碌无能者的愤慨。这句诗揭示了庸医的不足之处,他们没有能力挽救生命,也没有能力治愈疾病,只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痛苦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尸谏者、忠臣孝子、庸医的赞美和批评,表达了对忠孝节义的崇敬和对庸碌无能者的愤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珍视健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堂堂尸谏大名垂,死所微怜逐厥私。
当日死忠仍死孝,请看万恨写庸医。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堂堂

    读音:táng táng

    繁体字:堂堂

    英语:kinglike

    意思:
    1.形容盛大。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文

  • 大名

    读音:dà míng

    繁体字:大名

    短语:学名

    英语:daimio

    意思:
    1.谓尊崇的名号。
    《逸周书謚法》:“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

  • 尸谏

    读音:shī jiàn

    繁体字:屍諫

    英语:death remonstration

    意思:(尸谏,尸谏)
    陈尸以谏。后泛指以死谏君。
    《韩诗外传》卷七:“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

  • 垂死

    读音:chuí sǐ

    繁体字:垂死

    英语:dying

    意思:接近死亡。
    宋·苏轼《登州谢上表》之二:“愿忍垂死之年,以待维新之政。”
    巴金《<家>法译本序》:“我绝不做封建家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