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池》 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

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

意思:不久渠通咽喉处,绕岸等清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新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对自己园中泉水的热爱和照顾。 首两句,“数日自穿凿,引泉来近陂。”描绘了园主人为了引泉水到园中,亲自挖掘水渠的情景,显示出他对园子的热爱和投入。 “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这两句描绘了园主人对泉水的细心照顾,他寻找水渠的通咽之处,确保泉水清澈。他甚至在岸边等待泉水清亮,表现出他对泉水的期待和关注。 “深好求鱼养,闲堪与鹤期。”这两句描绘了园主人的生活态度,他追求深幽的环境以便钓鱼,同时闲暇时可以和鹤相伴。这表现出他生活的闲适和优雅。 “幽声听难尽,入夜睡常迟。”这两句描绘了园主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喜爱。他能够听到泉水的幽美声音,以至于难以尽听,这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夜晚他常常睡得晚,可能是因为他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中,也可能是因为他享受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刻。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通过描绘园主人对泉水的照顾和热爱,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投入。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数日自穿凿,引泉来近陂。
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
深好求鱼养,闲堪与鹤期。
幽声听难尽,入夜睡常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清时

    读音:qīng shí

    繁体字:清時

    意思:(清时,清时)
    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
    张铣注:“清时,谓清平之时。”
    三国·魏·曹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