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
意思:从问此时心,不必什么时候足够?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知足吟 和崔十八未贫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种一陇田,仓中有余粟。不采一枝桑,箱中有余服。》是一首表达知足常乐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没有繁重的劳动和物质需求,因此能够享受生活的美好。
首先,诗中描述了这个人没有种田,但仓库中却有余裕的粮食;没有采桑,但箱子里却有余裕的衣物。这表明他的生活并不依赖于农田和桑树,而是依赖于他的财富和物质储备。这种生活方式使他能够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物质的困扰和压力。
其次,诗中描述了这个人身居官位,但并没有忧虑的责任,也没有受到任何羁绊。这表明他的地位并不需要他承担过多的责任和压力,使他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他也能够平等对待周围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福利。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这个人能够享受美酒和菊花等美好的事物,这表明他的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享受。他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只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询问读者:“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这表明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美好,但他也想知道读者是否认为这种生活还有不足之处。这进一步强调了知足常乐的主题,并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对生活的知足常乐的态度,他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和压力。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