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
意思: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湘夫人祠(即黄陵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湘妃庙景象的诗,通过对空荡荡的庙墙、碧绿的春水、墙壁上的字迹、翠帷上的灰尘、燕子飞舞、蘋花微馨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湘妃的哀悼之情。
首联“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诗人首先描绘了湘妃庙的肃穆和空荡,以及庙墙后的碧绿春水。肃肃,形容庙宇的庄严肃穆;空墙,描绘了庙宇的空旷,只有空荡荡的墙壁;碧水,则描绘了春水的碧绿清澈。这一联通过视觉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
颔联“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庙内的景象。虫书,指墙壁上被虫爬过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玉佩藓,描绘了墙壁上被苔藓覆盖的玉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无人问津的冷清;翠帷尘,则描绘了翠色的帷幕上的灰尘,进一步表现出庙宇的冷落。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庙宇的荒凉和无人问津。
颈联“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蘋”,诗人转而描绘船晚泊在汀树上的情景,借着蘋花微馨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思。汀树,指江边生长的树木;微馨,指微弱的馨香;渚蘋,则是水中生长的蘋花。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哀伤的氛围。
尾联“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诗人以苍梧山(即九嶷山)不尽的恨意,来比喻湘妃的哀怨之情,表达出诗人对湘妃无尽的哀悼之情。丛筠,即丛生的竹子。这一联既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也是诗人情感的升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湘妃庙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湘妃的哀悼之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节描写和比喻,将情感与景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