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袁皓侍郎》 千里芙蓉幕,何由话所思。

千里芙蓉幕,何由话所思。

意思:千里芙蓉帐,由什么话想什么。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寄袁皓侍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面对困境和挑战,诗人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首句“东台失路岐,荣辱事堪悲。”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迷失在岔路口,面临荣辱的抉择,感到悲喜交加。这里的“东台”可能是指诗人失去工作或晋升机会的困境,“失路岐”则表达了迷茫和无助的感觉。而“荣辱事”则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成败,让人感到悲喜交加。 “我寝牛衣敝,君居豸角危。”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况,他只能睡在破旧的牛衣中,而对方却住在高高的豸角下,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困境。牛衣指的是牛所穿的破烂衣服,而豸角则可能象征着高贵或崇高。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对方处境的同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风尘惭上品,才业愧明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预期标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无奈和惭愧。这里的“风尘”可能指社会的纷扰和混乱,“上品”则可能指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而“才业愧明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疏学浅、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愧疚。 “千里芙蓉幕,何由话所思。”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渴望能与对方相见的愿望。这里的“芙蓉幕”可能象征着美好的生活或工作环境,而“何由话所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思念和渴望交流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的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台失路岐,荣辱事堪悲。
我寝牛衣敝,君居豸角危。
风尘惭上品,才业愧明时。
千里芙蓉幕,何由话所思。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所思

    读音:suǒ sī

    繁体字:所思

    意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
    《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孟郊《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 芙蓉

    读音:fú róng

    繁体字:芙蓉

    短语:莲花

    英语:lotus

    意思:
    1.荷花的别名。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