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于明津作诗》 游子恋所生。

游子恋所生。

意思:游子恋所生。

出自作者[魏晋]曹丕的《于明津作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遥遥山上亭》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遥遥山上亭”描绘了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站在高高的山上,俯瞰着远方的城市,那便是他久违的家乡。这里的“遥遥山”象征着游子远离家乡的遥远距离,“亭”则可能是一个他曾经在此驻足、欣赏风景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眺望家乡的唯一寄托。 “皎皎云间星”则以天上的星星比喻心中的思念,星星在云层之间闪烁,如同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思念,虽远在云外,却明亮而清晰。 “远望使心怀”直接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站在高处远望,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 “游子恋所生”进一步强调了游子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他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感,即使离开了,也依然无法割舍。 “驱车出北门”是游子决定离开这里,回到家乡的行动描写。他驱车离开北门,向着家乡的方向前进。 最后,“遥望河阳城”是对游子归乡路上的景象描绘,他继续前行,远远地看到了河阳城,那是他的家乡。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对游子归乡之路的深情描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语言质朴而深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遥遥山上亭。
皎皎云间星。
远望使心怀。
游子恋所生。
驱车出北门。
遥望河阳城。
作者介绍 曹丕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关键词解释

  • 游子

    读音:yóu zǐ

    繁体字:游子

    短语:客 行人 行者 行旅

    英语:man travelling in a place far away from home

    意思:(参见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