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已便息随所缘,亦与梦中无差别。
意思:演出之后就停止随所缘,也和梦中没有差别。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魏侍郎净心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净心”的深度解读,表达了对佛法中“广大寂灭心”的理解和领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首先,诗人以“伟哉广大寂灭心,譬如虚空不分别”来形容“净心”的广大和空灵,将其比作虚空,无分无别,无边无际。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让人对“净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接着,诗人又用“拟心求净即染污,况复比伦诸佛土”来表达对“净心”的追求应当超越世俗的欲望和染污,将其比作超越尘世的佛土。这样的比喻强调了“净心”的超凡脱俗,使人对“净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随后,诗人又用“又如梦中所见物,所见是有不可取”来形容“净心”的虚幻和不可捉摸,将其比作梦境中的事物,不可捉摸,不可取舍。这样的比喻强调了“净心”的神秘和不可言说,使人对“净心”有了更深的敬畏和尊重。
最后,诗人用“如是通达无有疑,净心之义炳然现”来表达对“净心”的领悟和理解,将其比作通达无阻的河流,清澈明亮的河流中显现出“净心”的深意。这样的比喻强调了“净心”的通达和明晰,使人对“净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净心”的理解和领悟。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传达了对佛法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信仰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使人对“净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度解读“净心”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佛法中“广大寂灭心”的理解和领悟。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使人对“净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对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信仰和追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