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除夜》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意思:生盆大火轰鸣竹,守一年筵开听颂椒。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除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对新年的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句“扫除茅舍涤尘嚣”,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迎接新年的家庭环境:打扫干净的小屋,洗去尘埃,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好准备。这句诗也暗示了扫除旧的一年所有的困扰和烦恼,为新的一年打开新的篇章。 “一炷清香拜九霄”则表达了诗人对九霄云外神灵的敬意和祈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和指引。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描绘了岁末的景象,万物都在准备迎接新的一年,而这一年的结束就在今晚。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送残腊”和“在今宵”这两个意象,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新年的重要性。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进一步描绘了守岁的场景。生火盆,放鞭炮,是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而家人围坐,听着颂椒之声,则是守岁的欢乐时刻。 最后,“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待。他预见到新的一年农事将会大丰收,因为冬季的瑞雪还未完全消融,预示着新的一年会是丰收的一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热切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敬天祭祖、迎新守岁的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火烈

    读音:huǒ liè

    繁体字:火烈

    意思:
    1.持火把者的行列。烈,通“列”。
    《诗郑风大叔于田》:“叔在薮,火烈具举。”
    郑玄笺:“列人持火俱举,言众同心。”
    孔颖达疏:“火有

  • 守岁

    读音:shǒu suì

    繁体字:守歲

    英语:stay up late or all night on New Year\'s Eve

    意思:(守岁,守岁)
    阴历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

  • 轰鸣

    读音:hōng míng

    繁体字:轟鳴

    短语:巨响 咆哮

    英语:roar

    意思:(轰鸣,轰鸣)
    发出轰隆隆的大声。如雷声、炮声。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

  • 生盆

    读音:shēng pén

    繁体字:生盆

    意思:旧俗于除夕焚烧木柴竹叶以祭祀祖先、神灵,谓之生盆,又称籸盆。
    宋·刘昌诗《芦浦笔记籸盆》:“今人祠祭或燕设多以高架然薪照庭下,号为生盆,莫晓其义。予因执合宫,见御路两旁火盆

  • 颂椒

    读音:sòng jiāo

    繁体字:頌椒

    意思:(颂椒,颂椒)
    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
    唐·杜甫《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诗:“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