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吊刘烈士炳生》 何妨马革裹遗尸。

何妨马革裹遗尸。

意思:何妨马皮革包裹遗体。

出自作者[近代]柳亚子的《吊刘烈士炳生》

全文创作背景

《吊刘烈士炳生》的创作背景是辛亥革命中著名烈士刘道一壮烈牺牲的事件。刘道一,江西萍乡人,青年时代曾考取萍乡县学第一名秀才。1903年,刘道一东渡日本,入大森军事讲习所学习。次年加入华兴会,后又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湖南分会负责人之一。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正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赴萍乡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刘道一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2岁。他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柳亚子听闻此事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这首诗歌,对烈士英勇就义的精神予以颂扬。诗中描述了刘道一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威武不屈,英勇就义的悲壮情景,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辉寸草恋亲慈,百蹈危机总未知。
岂为豹皮留盛誉?
何妨马革裹遗尸。
海天迢递思兄夜,圜土凄凉忆父时。
国恨家仇忘不得,苌弘化碧杳无期。
作者介绍 刘彻简介
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柳亚子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关键词解释

  • 马革

    读音:mǎ gé

    繁体字:馬革

    意思:(马革,马革)
    见“马革裹尸”。

    解释:1.见\"马革裹尸\"。

    造句:马革士把他推到一个个人面前。马革

  • 何妨

    读音:hé fáng

    繁体字:何妨

    短语:无妨

    英语:might as well

    意思:无碍;不妨。
    《北史后妃传上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