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言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诗》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

意思:石勒把玛瑙颜色,鞭起珊瑚扬。

出自作者[南北朝]陈叔宝的《五言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秋日》,它是一首描绘秋日美景、表达作者对秋日的感受和思考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头“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两句,交代了时间、环境。“晴朝”点明了一个明朗清新的早晨,“丽”字透露出对秋景的欣喜之情。而“秋景”两句,是对秋景的整体评价,认为秋日的美景在各种季节里是最为壮丽、高雅的。 2. “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是对具体景物的描绘,“风威切”给人一种凌厉逼人的感觉,而池塘中的荷叶在寒风中凋零,更让人感到秋的凄清和冷寂。 3. “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两句,视野由近而远,给人一种登高远眺的感觉。诗人站在楼上,看到大雁南飞,感受到山间落叶纷飞带来的寒意。 4. “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两句,色彩鲜明,对仗工整,是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写法。“空翠”和“露黄”分别形容雾气和花的颜色,“湿”字又体现了早晨的露水之重。 5. “飞禽接旆影,度日转玻”两句描绘了动物的活动,展示了秋日的生机和活力。大雁接连不断地飞过旆影,太阳一天天转过玻璃般透明的窗户,这又体现了秋日的宁静和悠长。 6. “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写出了作者在秋日里驰骋射猎的乐趣和欢乐。 7.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两句描绘了射猎的场景,马匹被调教得如同一匹珍贵的马瑙,马鞭挥动时如珊瑚般扬起。 8. “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秋日将尽的感慨。秋日如同过隙之驹,转眼即逝,而它也不同于那些狡兔死、良弓藏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秋日的珍视和留恋。 9. “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两句写出了作者对秋日狩猎成果的欣赏和赞叹。千里之地,有人流着汗在奔驰射猎,而在百步之内,杨柳依依,这又体现了秋日的生机和活力。 10. 最后“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两句点明了作者的用意所在。作者并非只是为了追求逸乐,而是要追随塞外的羌人,保家卫国,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总的来说,《秋日》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美景、射猎活动的描绘和感慨,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造诣和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
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
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
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
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
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
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
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
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⑴。
作者介绍 陈叔宝简介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

陈叔宝在位之前,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后叔陵被杀,叔宝即皇帝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陈后主更把中书令江总,以及陈暄、孔范、王瑗等一般文学大臣一齐召进宫来,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自夕达旦。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

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关键词解释

  • 珊瑚

    读音:shān hú

    繁体字:珊瑚

    短语:软玉 珠宝

    英语:coral

    意思:
    1.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状如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鲜艷

  • 码瑙

    读音:mǎ nǎo

    繁体字:碼瑙

    解释:1.见\"码磟\"。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