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意思:七子陪诗赋,千人和划船歌。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南国风光的诗,通过对南国风景、风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国风光的赞美和对南国历史的思考。 首先,诗中通过对南国四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南国独特的自然风光。春天,华林苑的花朵盛开,景阳楼下的日光照耀着大地;夏天,凫鹥在水中嬉戏,龙舟在荷芰间穿梭;秋天,七子陪同诗人吟诗作赋,千人和棹讴,一派和谐景象;冬天,江山依旧,只是霸功的修建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 其次,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国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驹王、孙叔等历史人物的无力和无谋,表达了对南国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等景象,表达了对南国兴衰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中通过对山水相阅、菱歌故遒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国风土人情的喜爱和对南国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南国的雄图能够流传下去,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南国风光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南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南国的历史和文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
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
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
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
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诗赋

    读音:shī fù

    繁体字:詩賦

    英语:poetry

    意思:(诗赋,诗赋)

    1.诗和赋。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何必歌咏诗赋,可以扬君哉,愚窃惑焉。”

  • 人和

    读音:rén hé

    繁体字:人和

    短语:齐心协力 融合 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 风雨同舟 同甘共苦

    英语:support of people

    意思:人事和协;民心和乐。

  • 七子

    读音:qī zǐ

    繁体字:七子

    意思:
    1.指春秋·郑国七大夫。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
    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

  • 棹讴

    读音:zhào ōu

    繁体字:棹謳

    意思:(棹讴,棹讴)
    亦作“櫂讴”。
    摇桨行船所唱之歌。
    晋·左思《蜀都赋》:“吹洞箫,发櫂讴。”
    南朝·宋·鲍照《登黄鹤矶》诗:“临流断商絃,瞰川悲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