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烛》 浮炷依罗幌,吹香匝绮茵。

浮炷依罗幌,吹香匝绮茵。

意思:浮炷依照罗帘,吹香圈细茵。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先,诗中提到了“兔月清光隐”,这里的“兔月”指的是月亮,而“清光隐”则描绘了月亮的清亮光辉,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非常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月光下的景象。 接着,“龙盘画烛新”则描绘了夜晚的另一道风景线——龙盘蜡烛。龙盘蜡烛的出现,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庄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敬意和尊重。 “三星花入夜”则描绘了夜晚的花朵在月光下绽放的景象,给人一种美丽、浪漫的感觉。而“四序玉调晨”则表达了四季更替的美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丰富。 在描述夜晚的美景之后,诗中又提到了“浮炷依罗幌”和“吹香匝绮茵”,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香气和花朵的香气,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最后,“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追求。作者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位贤明的官员,能够得到他的赏识和提拔,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
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调晨。
浮炷依罗幌,吹香匝绮茵。
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