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生受虚松受实,根器性天道之质。
意思:竹子生长受虚松实际,根性格天道的本质。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寄题左叔宝昆仲松竹书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松竹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学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首段和第二段,作者描绘了南窗下的松竹,它们在春夏之交洒洒的雨声中,劝人读书,追求真理。这里,松竹被赋予了大雅、大忠的品质,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作者也借松竹之坚韧不拔,告诫人们读书要踏实、认真,不能苟且行事。
第三段和第四段,作者描绘了北窗下的松竹,它们在秋冬之际被风吹拂,提醒人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这里,松竹被赋予了忠实的品质,象征着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同时,作者也借松竹之坚韧不拔,告诫人们读书要深入思考,领悟其中的真谛。
第五段至第八段,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松竹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松竹生于虚心、实心,而学习则是一种不断积累、不断超越的过程。松竹的品质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而学习也可以使松竹更加茁壮成长。
最后一段,作者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即学习要像松竹一样坚韧不拔、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达到真正的超然境界,成为真正的独立自主的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学习的热爱。同时,它也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