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乌龙山诗阁》 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

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

意思:百虑因为内心空虚,只有饭随疏磬。

出自作者[宋]张伯玉的《登乌龙山诗阁》

全文赏析

《登乌龙山诗阁》是宋代诗人张伯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乌龙山诗阁后所看到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首句“乌龙山上阁”,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地点和环境。乌龙山位于今安徽境内,是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阁则是山上的一座建筑,供游人休憩观景之用。 第二句“白云生处深”,通过对白云的描绘,表现了乌龙山的幽深和高远。白云生于深处,意味着乌龙山的云雾缭绕,景色宜人。这里的“生”字,既指白云的产生,也暗示了乌龙山的生机勃勃。 第三句“明月照人来”,则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乌龙山夜景。明月洒下清辉,照亮了登山的人们,给人以温馨、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照”字,既指月光的照射,也暗示了乌龙山的光明磊落。 最后一句“夜静闻溪声”,通过对溪流声音的描绘,表现了乌龙山夜晚的宁静。夜深人静时,只有溪水潺潺的声音,给人以安详、恬淡的感觉。这里的“闻”字,既指听到溪声,也暗示了乌龙山的清新脱俗。 整首诗以乌龙山为背景,通过对白云、明月、溪流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乌龙山的美丽风光和宁静氛围。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白云生处深”、“明月照人来”、“夜静闻溪声”等,使得诗歌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逈。
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
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
岩僧对游客,湛若寒冰莹。
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
嗟余本林壑,谬与世纷竞。
一作市朝人,几伤麋鹿性。
旧山别来久,萝蔓锁幽径。
长恐客沈深,未得归期定。
息中来此境,时觉襟韵胜。
犹愧招隐心,聊为小山咏。

关键词解释

  • 百虑

    读音:bǎi lǜ

    繁体字:百慮

    意思:(百虑,百虑)
    各种思虑;许多想法。
    《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

  • 缘心

    读音:yuán xīn

    繁体字:緣心

    意思:(缘心,缘心)
    佛教语。谓攀缘事物之心。
    《圆觉经》:“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楞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