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归云洞》 野草山花夹乱流,桥边旌旆影悠悠。

野草山花夹乱流,桥边旌旆影悠悠。

意思:野草山花夹乱流,桥边旗帜影悠悠。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归云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歌,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句“野草山花夹乱流”,以野草和山花为背景,描绘了它们夹杂在湍急的河流中的景象,形成了一幅生动自然的画卷。这里的“乱流”二字,既表现了河流的汹涌澎湃,也展现了野草山花的繁茂,生机勃勃。 次句“桥边旌旆影悠悠”,将视线拉到了桥边,描绘了旌旗飘扬的景象。这里的“影悠悠”三字,形象地表现了旌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即应要地无人见”一句,表达了即使这个地方偏僻无人知晓,也不能阻挡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要地无人见”既表现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可忍开时不出游”,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花开时节不能出游的遗憾。这里的“可忍”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不能欣赏美好景色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通过诗人的表述,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草山花夹乱流,桥边旌旆影悠悠。
即应要地无人见,可忍开时不出游。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乱流

    读音:luàn liú

    繁体字:亂流

    英语:turbulent current

    意思:(乱流,乱流)

    1.放纵恣行。
    《楚辞离骚》:“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 山花

    读音:shān huā

    繁体字:山花

    意思:
    1.山间野花。
    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唐·杜甫《早花》诗:“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金·赵秉文《仿

  • 野草

    读音:yě cǎo

    繁体字:野草

    短语:丛杂

    英语:weed

    近义词: 荒草、杂草、草茅、奥草

    详细释义:野生的杂草。汉书?

  • 悠悠

    读音:yōu yōu

    繁体字:悠悠

    短语:缓慢 迟缓 慢条斯理 冉冉 徐 慢 暂缓 迟延 慢吞吞 款 磨蹭 缓 迟滞

    英语:leisurely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