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意思:田园人不见,怀疑向洞中栖息。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檀溪寻故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作檀溪寻古<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以一种悠然的笔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其中充满了花、竹、池水、溪流等自然元素,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隐居田园的生活方式。
首两句“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中,“花伴成龙竹”形象地描绘了花的繁多和竹的挺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看见满山遍野的花朵簇拥着竹子,形成一片翠绿的海洋。“池分跃马溪”则描绘了池水的清澈和溪流的活泼,如同跃马奔腾的小溪,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两句诗将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描绘了诗人在寻找古迹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田园隐居的地方。在那里,诗人没有遇到任何人,只能猜测人们可能已经隐居到洞中去了。这两句诗给人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平静和安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对简单、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