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留侯帷幄中,杀贤可独罪曹公。
意思:谁作留侯帷幄中,杀了你可以单独犯罪曹操。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下·荀彧》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比,通过对留侯张良、曹操、祢衡、杨彪等人的描述和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物的独特见解。
首句“谁作留侯帷幄中”指的是留侯张良的故事。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他为刘邦谋划,帮助他夺取天下。诗人用“谁作留侯”来提问,暗示了现在有谁能够像张良那样为朝廷谋划,帮助国家强大呢?这是一个深沉的问题,引人深思。
“杀贤可独罪曹公”一句,则是对曹操的批判。诗人认为,如果有人像祢衡那样狂傲无礼,犯上作乱,是否应该像曹操那样将他处死呢?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引发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性道德的反思。
“拂衣慷慨无文举”一句,诗人将祢衡与孔文举进行对比。孔文举是孔融的别名,是一个著名的文人。诗人用“拂衣”来描绘祢衡的态度,表现出他的刚烈性格。而“无文举”则暗示了现在的社会中,像祢衡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
最后,“添得杨彪伴孔融”一句,诗人将杨彪与孔融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杨彪也是一位文人,他的忠诚和气节备受赞誉。诗人将他和孔融放在一起,突出了他们共同的特点,也表达了对他们品格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索。它提醒我们要有像张良那样的智慧和谋略,要有像曹操那样的公正和勇气,要有像祢衡那样的刚烈和不屈,也要有像孔融、杨彪那样的忠诚和气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