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 巾车出邺宫。

巾车出邺宫。

意思:巾车从邺宫。

出自作者[魏晋]曹丕的《诗》

全文创作背景

《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从诗歌体裁来看,建安时代的诗人们努力拓展五言诗的题材领域,艺术上追求“雅好慷慨”、“骨气奇高”,使五言诗在东汉末年丰厚的土壤中突颖而出,并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诗坛上。五言诗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它的成熟和繁荣有一个漫长的前奏。五言诗的形成源于民间,但真正推动其发展和兴盛的关键人物却是文人。建安时期是五言诗的繁荣时期,此时文人五言诗的整体风格面貌是风貌各异,其中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艺术个性就十分鲜明。曹丕的这首《诗》,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使五言诗的体制更为完备。 其次,从诗歌内容来看,《诗》反映了建安时代士人独特的生命意识。建安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建安士人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他们也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忧生之嗟。这种生命意识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 综上所述,《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建安时代五言诗的繁荣和建安士人独特的生命意识两个方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巾车出邺宫。
校猎东桥津。
重罝施密网。
{罒/干}筚飘如云。
弯弓忽高驰。
一发连双麕。
作者介绍 曹丕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关键词解释

  • 巾车

    读音:jīn chē

    繁体字:巾車

    意思:(巾车,巾车)

    1.以帷幕装饰车子。因指整车出行。
    《孔丛子记问》:“文·武既坠,吾将焉归……巾车命驾,将适唐都。”
    《南史文学传孔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