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即归休,师宁便安逸。
意思:我没有立即回家休息,老师难道就安逸。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传达出一种淡然、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寓形天宇间,出处会有役。”诗人表述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总会被各种事情所驱使,这是人生的常态。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责任和使命。
“澹然都无营,百年何由毕。”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超脱态度,对于纷繁复杂的人生,他以淡然处之,对于人生的百年光阴,他认为无需过于执着,顺其自然就好。
“山林等忧患,轩冕亦戏剧。”诗人把山林和朝堂都看作是一样的,无论是隐居山林还是身居高位,人生都像一场戏剧,充满了起伏和变化。
“我未即归休,师宁便安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自己还未归隐,但他的心已经向往安逸的生活了。
“王城满豪杰,议论纷黑白。”诗人描述了都城里的英雄豪杰们议论纷纷,观点各异。
“圣谛第一义,对面谁不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理解,认为真理就在面前,人人都应该能看到。
“师来亦何事,孤月挂空碧。”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师父来访的淡定态度,就像孤月挂在碧空一样,静谧而自然。
“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诗人以浮云比喻人生,认为人生不应该被南北方向所限制,应该自由飘荡。
“出岫本无心,既雨归亦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无心于出处,无论出山还是归隐,都是顺应自然的结果。
“珠泉有旧约,何年挂瓶锡。”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与珠泉的旧约,表达了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