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雪二首》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意思:鸦声从山郭,人的足迹超过村桥。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雪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通过对鸦声、风雪、草木、鸟迹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冬日寂静、清冷之美的独特感受。 首联“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寂静。砚水池先冻,意味着天气寒冷,水结成了冰。窗风酒易消则形象地表达了风大且冷,使得酒很快就挥发殆尽,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和寂静。 颔联“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直接描绘了冬日景象,鸦声出山郭,是人迹罕至的象征,而村桥上有人经过,则与寂静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颈联“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描绘了风雪的动态,风雪急时萦绕飞舞,风雪深时仍不寂寥,形象地表达了冬日的动态美。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如“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摇”、“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等,这些诗句既描绘了冬日的静态美,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描绘了冬日寂静、清冷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感的独特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淡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林寺已疏钟。
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
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人迹

    读音:rén jì

    繁体字:人跡

    英语:traces of human presence

    意思:(人迹,人迹)
    见“人蹟”。

    近义词: 足迹

  • 出山

    读音:chū shān

    繁体字:出山

    英语:come out of retirement and take up an official post; leave the mountain area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