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下曲》 乌孙国乱多降胡,诏使名王持汉节。

乌孙国乱多降胡,诏使名王持汉节。

意思:乌孙内乱多投降的胡人,下诏命名王持汉节。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塞下曲》

全文创作背景

张籍的《塞下曲》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唐朝时期,边境战争频繁,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将士们的赞美或同情。张籍本人也可能有接触到边塞生活或了解到边疆将士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创作这首边塞诗的动力。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来确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州八月修城堡,候骑先烧碛中草。
胡风吹沙度陇飞,陇头林木无北枝。
将军阅兵青塞下,鸣鼓逢逢促猎围。
天寒山路石断裂,白日不销帐上雪。
乌孙国乱多降胡,诏使名王持汉节。
年年征战不得闲,边人杀尽唯空山。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乌孙

    读音:wū sūn

    繁体字:烏孫

    英语:Usun

    意思:(乌孙,乌孙)

    1.古代西域国名。地在今伊犁河谷。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
    汉·桓宽《盐铁论西域》:“乌孙

  • 国乱

    读音:guó luàn

    繁体字:國亂

    意思:(国乱,国乱)

    1.国家的变乱。
    《左传僖公元年》“元年春,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复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唐·孔颖达疏:“国内有乱,致令公出,不

  • 汉节

    读音:hàn jié

    繁体字:漢節

    意思:(汉节,汉节)

    1.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
    《史记吴王濞列传》:“臣非敢求有所将,愿得王一汉节,必有以报王。”
    宋·曾巩《庭桧呈蒋颖叔》诗:“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