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见王惟一明道篇》 勿使心神恣纵。

勿使心神恣纵。

意思:不要让精神放纵。

出自作者[元]王惟一的《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见王惟一明道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但诚一念守其中。勿使心神恣纵。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寂然安静到鸿蒙。四象五行无用》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人生观,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智慧和宁静。 首先,诗中提到了“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理解。在这里,离坎、木金并没有明确的南北、西东的界限,这暗示了时间和空间是流动的、变化的,没有固定的边界。这是一种对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深刻理解。 “但诚一念守其中。勿使心神恣纵。”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只有保持内心的诚实和专注,才能把握住生活的真谛,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即通过洞悉万物本质,达到对自我和世界的超越。在这里,“前身真种”可能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善良和真诚,而“洞观物我皆空”则是对外在世界的超越,即认识到万物都是虚无的。 “寂然安静到鸿蒙。四象五行无用。”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境界,即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欲望,达到了原始的、无意识的状态。“鸿蒙”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宇宙的初始状态,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无纷争、无争斗的境界。而“四象五行无用”则是对自然法则的一种理解,即四象(金、木、水、火)和五行(土、金、木、水、火)虽然影响着万物,但它们并非是绝对的,人可以通过内心的修养超越它们。 总的来说,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念,即通过内心的修养和超越世俗的欲望,达到对自我和世界的超越。它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诚实和专注,超越外在世界的纷扰和欲望,达到一种宁静、平和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
但诚一念守其中。
勿使心神恣纵。
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
寂然安静到鸿蒙。
四象五行无用。
作者介绍
(?—1326)元初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人,字景阳,号雷霆散吏,神霄派著名道士。其父在华亭做官时,家眷随迁,王惟一亦曾入仕,后弃吏云游于方外,遇真师授“还丹九转”及“雷霆一窍”(或称“玄关一窍”)之法,遂潜心修炼,颇有所成,撰道书六卷。现存《道藏》中收其著述两种,即《道法心传》与《明道篇》。

惟一晚年寓陆樊泾岳祠,元泰定丙寅年(1326),“端坐而逝”。《道法心传》一卷,由《道法心传》或称《心传录》)和《道法精微》二篇组成,《道法心传》收诗一百余首,主述修道理论和雷法之要,强调断绝尘缘、心地清静为修道之要,掌握风雷变化之道及凝神聚气为雷法之要。王惟一在“自序”中谓世传“雷霆一窃”、“行天一气”等雷法理皆不得其要,自言观察风云聚散、气候变化达三十年,又得至人指点和莫月鼎之启示,方得道法之妙。他认为行雷之士应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明天地动静之机,识风雷气候之变;行持雷法则应心地清静,使精住、气住、神住,“三者既住则道法备,散而为风云,聚而有雷霆,出则为将吏,纳则为金丹。”

王惟一强调对外界气象变化之观测和自身元神之保养为雷法之要,与过去以符诀或以丹田之气或以两肾间为“雷霆一窍”等雷法理论有所不同。《道法精微》以图文形式进一步阐述《道法心传》所述之理论,内有《行持戒行图》、《万法归心图》等一十三图,图后皆有文论。《明道篇》一卷,凡著诗八十一首,《西江月》十二阙,编后并有《金丹造微论》一篇,《得道歌》一首。该篇明内丹之道,强调先性后命,无为自然。认为“大抵金丹之要,必也远声色,克己私,屏人我,全忠孝,正心诚意”,而“以太虚为鼎器,乌兔为药材,以无为自然为火候,以清静冲和为温养,以身外有身为脱胎,以打破虚空为了当”,所谓“有为有作总皆非,说龙话虎终无益”。此道不用日时年月,不论火候抽添,唯心凝然静定,一念不生为要,以“本来一物”为本。其说颇具融会三教心性论之色彩,诸如“不增不减居中道,无去无来守一诚”,“性命混然成一片,此时无我亦无人”等言论,屡见于该书,颇能窥元代全真丹法发展之端倪。

关键词解释

  • 心神

    读音:xīn shén

    繁体字:心神

    短语:心潮 思绪 思潮 心肠

    英语:mind

    意思:
    1.心思精力。语出《庄子在宥》:“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 恣纵

    读音:zì zòng

    繁体字:恣縱

    英语:indulgence

    意思:(恣纵,恣纵)
    放任。
    《庄子天下》:“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