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杜相三首》 万里声名开学校,四方根本劝农桑。

万里声名开学校,四方根本劝农桑。

意思:万声名开学校,四方根劝农桑。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上杜相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一个忠诚、贤良、有远见且慷慨公心的人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谋镇庙堂。”描述了这个人物是天命所归,生逢其时,以他的忠诚和才智坐镇庙堂,为国家贡献力量。 颔联,“万里声名开学校,四方根本劝农桑。”描绘了这个人物的声名远播,他推广教育,开办学校,同时鼓励农业发展,体现了他的远见和公心。 颈联,“从容贤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贯雪霜。”进一步描绘了这个人物的品质。他的贤路通达如江海,公心慷慨,如贯雪霜,表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尾联,“谦让黑辕归太早,空令终古爱余芳。”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这个人物的谦逊和自我牺牲精神使得他过早地离开了庙堂,但他的精神和品质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令人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才智、公心和高尚品质的崇敬。同时,通过尾联的惋惜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流失和过早逝去的感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谋镇庙堂。
万里声名开学校,四方根本劝农桑。
从容贤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贯雪霜。
谦让黑辕归太早,空令终古爱余芳。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农桑

    读音:nóng sāng

    繁体字:農桑

    英语:farming and sericulture

    意思:(农桑,农桑)

    1.农耕与蚕桑。
    《汉书景帝纪》:“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声名

    读音:shēng míng

    繁体字:聲名

    短语:信誉 声望 声 名 誉 望

    英语:reputation

    意思:(声名,声名)

    1.名声。

  • 开学

    读音:kāi xué

    繁体字:開學

    英语:school opens

    意思:(开学,开学)

    1.古代指开设学校。
    《东观汉记张酺传》:“永平九年,诏为四姓小侯开学,置五经

  • 方根

    读音:fāng gēn

    繁体字:方根

    英语:root

    解释:一个数的n次幂(n为大于1的整数)等于a,这个数就是a的n次方根。如16的4次方根是+2和-2。简称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