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 兴来文阵千军扫,醉后谈锋一座倾。

兴来文阵千军扫,醉后谈锋一座倾。

意思:兴来文阵一千军扫荡,醉后谈锋一座倾。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

全文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要了解《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作品。要探索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文人雅士之间常常以诗会友,酬唱赠答,形成了丰富的诗歌交流文化。 2. **人际关系**:从诗题来看,周必大与曾英发运干有过交往,而且曾英发运干曾经携带两首诗拜访周必大,现在又寄赠大篇诗歌,显示出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3. **诗歌风格与内容**:周必大是宋朝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风格和内容往往与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文景观、友情交往等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很可能是对两人友情的歌颂,或者是对曾英发运干诗歌才华的赞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基于周必大与曾英发运干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宋朝文人之间的诗歌交流文化。这首诗很可能是周必大为表达对曾英发运干诗歌才华的赞赏和两人之间友情的歌颂而创作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家奕叶播芳馨,室有图书暴两荣。
诗什编成风雅颂,宝章临遍草真行。
兴来文阵千军扫,醉后谈锋一座倾。
已许春风来过我,从今日日听严程。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谈锋

    解释

    谈锋 tánfēng

    [volubility;eloquence] 言谈的劲头

    宾主谈锋敌两都。——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

    引用解释

    1.言谈的锋芒。

  • 来文

    读音:lái wén

    繁体字:來文

    英语:document received

    意思:(来文,来文)
    送来或寄来的公文。
    《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郭世广使人赍至三大王府里,辩看了来文,

  • 文阵

    读音:wén zhèn

    繁体字:文陣

    意思:(文阵,文阵)
    犹文坛。
    唐·张贲《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韵》:“文阵已推忠信甲,穷波犹认孝廉船。”
    宋·范仲淹《依韵酬毋湜推官》:“圣门非入室,文阵敢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