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不食仙姑山房》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

意思:寂静花枝里,草堂只有素琴。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不食仙姑山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居住的环境、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片寂静的花丛中,只有素琴相伴。这一联通过“花枝”和“草堂”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生活的清幽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泊和远离。素琴是诗人生活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 颔联“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因为山峦的起伏,诗人已经习惯了改变自己的眼神,面对客人也不再说话。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淡泊,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内向和孤独。 颈联“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月色下的溪路十分安静,云树深处的鹤鸣声回荡。这一联通过描绘环境的静谧和自然的美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表达了诗人对学丹砂的渴望,如果可能的话,他愿意住进幽深的树林中。丹砂在这里象征着长生不老、永恒的追求,诗人渴望能够学习丹砂,过上永恒的隐居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居住的环境、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花丛中独享素琴之乐,面对客人不再说话,喜欢月色下的静谧环境,渴望学习丹砂以过上永恒的隐居生活。这些细节都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
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
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素琴

    读音:sù qín

    繁体字:素琴

    意思:不加装饰的琴。
    《礼记丧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汉·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三:“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晋书隐逸传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花枝

    读音:huā zhī

    繁体字:花枝

    英语:flowering branch

    意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王维《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谢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