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
意思:一雨连续三个月,当秋天才亢晴。
出自作者[宋]刘黻的《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天气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不知老天意,何忍悮民生。”描绘了雨连三月的景象,暗示了长时间的干旱,直到秋天才下了一场不寻常的晴天。诗人用“一雨”来形容这场雨,给人一种清新、滋润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的期待和喜悦。而“当秋乃亢晴”则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惊讶和不解,为什么在应该下雨的时候却出现了晴天?这里也暗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如旱灾频发,而政府却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灾情,导致百姓生活艰难。
颔联“不知老天意,何忍悮民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老天的不满和无奈,他希望老天能够理解百姓的苦难,能够下更多的雨,缓解旱情。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同情。
颈联“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河水干涸,天空中没有云彩,山间凉风习习,明月高悬。这里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清新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这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人们生活在一种缺乏雨水的环境中,生活艰难。
尾联“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鱓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他听到海鱓的声音,感受到它的悲凉和无奈。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无助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天气变化和百姓生活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人的语言朴素而真挚,情感深沉而感人。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旱灾频发、政府无能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