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秘阁郑公移节乡部置酒饯别诗以侑之》 忧时多苦语,怀古更余悲。

忧时多苦语,怀古更余悲。

意思:忧虑时多苦语,怀古更多悲伤。

出自作者[宋]张栻的《秘阁郑公移节乡部置酒饯别诗以侑之》

全文创作背景

《秘阁郑公移节乡部置酒饯别诗以侑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秘阁郑公即将离任,调往乡部任职,诗人张栻为了表达敬意和祝福,特意设宴为他饯别,并创作了这首诗来陪伴他。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郑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一些习俗和人际交往的礼仪。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嗜僻寡同好,意合难语离。
倾盖今年年,盍簪惬心期。
况复王事可,退食陪委蛇。
窥君肺腑中,落落无藩篱。
独有见义勇,褰裳欲从之。
忧时多苦语,怀古更余悲。
坐使岭海间,冰雪映清规。
我拙倚君重,孤怀良自知。
正如乘雾行,不觉蒙其滋。
人生岂无别,念此尤依依。
维闽号蕃庶,今亦困茧丝。
平时里社游,耳目到隐微。
想当入境初,不待褰车帷。
昼绣匪所荣,民瘼要深医。
看培邦本强,讵止乡国肥。
还归报明主,庙论资扶持。

作者介绍
张栻是宋代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东林党领袖”和“宋代人才辈出时期的巨匠之一”。

为政治变革和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张栻生活在宋朝政治风波中,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曾任太学博士、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务,提倡“变法”以革除官僚腐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张栻还致力于文化繁荣,著有《仪礼注疏》、《周易集注》等大量著作,对后世文化和儒家学派影响深远。

具有前瞻性和独特见解:张栻在政治和哲学上的思想非常前卫,提出了“尊王攘夷”的主张,并且主张政治改革和思想解放。他重视世界观的深入挖掘,创立了“格物致知”的哲学理论,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独特见解。

有争议的言论:张栻在其言论中,曾有所谓“义胆忠肝派”和“独立自主”的言辞,对封建礼法和等级制度持反对态度,引起了当时社会权贵的反感。此外,在历史上,张栻也因为一些政治错误而被人诟病,如早年与王安石等人合作推动“新法”,未能取得成功,反而招致了很多非议。

关键词解释

  • 怀古

    读音:huái gǔ

    繁体字:懷古

    短语:怀旧 念旧

    英语:meditate on the past

    意思:(怀古,怀古)
    思念古代的人和事。
    汉·张衡《

  • 忧时

    读音:yōu shí

    繁体字:憂時

    意思:(忧时,忧时)
    忧念时事。
    明·刘基《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避难移家适远乡,忧时一夜百回肠。”
    胡薀玉《<中国文学史>序》:“于是朝廷赠答之风衰,草野忧时

  • 余悲

    读音:yú bēi

    繁体字:餘悲

    意思:(余悲,余悲)
    悲伤无已;无尽的悲痛。
    晋·陶潜《拟輓歌辞》之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之五:“马公述孔业,託始有余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