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守宫》 臣拟作龙呼,惭无头上角。

臣拟作龙呼,惭无头上角。

意思:我打算作龙呼叫,惭愧没有头上角。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守宫》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尝闻汉武帝,偶问东方朔。臣拟作龙呼,惭无头上角。》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趣味的小诗,通过描述作者对汉武帝与东方朔对话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尝闻汉武帝,偶问东方朔。”描绘了一个历史场景,汉武帝偶然问起东方朔关于人生哲理的问题。这个场景为后面的想象提供了基础,也暗示了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 接着,“臣拟作龙呼,惭无头上角。”是诗中的核心部分,作者通过想象自己像龙一样发出声音,希望能拥有头顶上的角,来表达对于人生中无法掌控的部分的无奈和困惑。这里的“龙”象征着神秘和力量,而“头上角”则代表了某种特殊的能力或地位。然而,作者却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惭愧,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 最后,“世间万事苦纷纠,我欲逍遥观太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认为世间万事都是复杂而难以掌控的,而作者渴望能够逍遥自在地观察宇宙,以此来超越人世间的纷扰和困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场景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它既有哲理的深度,又有诗意的表达,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尝闻汉武帝,偶问东方朔。
臣拟作龙呼,惭无头上角。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无头

    (1).没有头颅。 清 袁枚 《新齐谐·捧头司马》:“小门砉然顿开,只见有补掛朝珠而无头者,就窗下坐,作玩月状。”
    (2).指斩首的,杀身的。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 竇娥 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3).没有线索可查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老龙舡户》:“ 朱公 徽荫 巡抚 粤 东时,往来商旅,多告无头冤状。”参见“ 无头公案 ”。
    (4
  • 拟作

    读音:nǐ zuò

    繁体字:擬作

    英语:work done in the manner of a certain author

    意思:(拟作,拟作)
    摹仿别人的风格或假托其口吻而写的作品。亦谓摹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