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漫题三首》 山林若无虑,名利不难逃。

山林若无虑,名利不难逃。

意思:山林中如果没有考虑,名利不难逃避。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漫题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战乱后,诗人在他乡过节的诗。首联“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身处他乡,度过节日的孤独感受。颔联“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自怜之情,虽然年纪已高,白发苍苍,但仍然要陪伴他人去踏青,显示出他乡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则通过具体描绘诗人的身体状况,表达了他长年累月的伤感情绪和心惊胆颤的生活状态。尾联“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则以蜗牛庐和蚕市为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长年客居他乡,异乡漂泊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处境的描写,表达了他在战乱后的他乡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无助和伤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名利和世俗纷扰的淡漠和超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
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
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
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
率怕人言谨,闲宜酒韵高。
山林若无虑,名利不难逃。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山林

    读音:shān lín

    繁体字:山林

    短语:树林 原始林 丛林 树丛 林 森林

    英语:mountain forest

    意思:
    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

  • 名利

    读音:míng lì

    繁体字:名利

    英语:fame and gain

    意思: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
    《尹文子大道上》:“故曰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