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芑》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

意思:大将方叔来此地,战车就有三千辆,士卒舞盾操练忙。

出自作者[先秦]诗经的《采芑》

全文赏析

赞美周宣王卿士方叔率军出征,克狄致胜。

芑(音起):苦菜。新田:开垦两年的田地。菑(音资):开垦一年的田地。其车三千:兵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载辎重车二十五人,共百人;三千乘,应有三十万之众。一说非实数,夸张说法,以壮军威。师干之试:士卒皆有佐师捍敌之用。

翼翼:顺序貌。奭(音势):赤色。簟茀:以方文竹簟(席)为车蔽。鱼服:以鲛鱼皮为矢服(箭囊)。钩膺:马胸腹上的带饰。膺,马带。

乡:一说乡党的乡;一说在开垦一年的新田当中。

约軝(音其):以皮革缠束兵车之毂。错衡:车上横木的花纹。八鸾:铃在镳上叫鸾。马口两鸾,四马八鸾。玱玱(音枪):玉声。葱珩:青色佩玉。

戾:至。

钲:古时号令士众进退的一种乐器。陈师:整列队伍。鞠旅:告戒士众。允:作语助。渊渊:鼓声。振旅:一说休整军队;一说停止操练军队。阗阗(音田):象声词。击鼓声。

蠢:不恭。猷:谋。

啴啴(音滩):众多。焞焞(音吞):盛貌。指朱红的车子闪闪发光。霆:霹雷。
引自《轻松学诗经》[url=http://cuixidong.at.china.com]http://cuixidong.at.china.com[/url]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
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
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中央。
方叔率止,约軝错衡,八鸾玱玱。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
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讎。
作者介绍 毛泽东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解释

  • 方叔

    读音:fāng shū

    繁体字:方叔

    意思:周宣王时贤臣。
    《诗小雅采芑》:“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郑玄笺:“方叔先与吉甫征伐玁狁,今特往伐蛮荆,皆使来服于宣王之威,美其功之多也。”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 师干

    读音:shī gàn

    繁体字:師乾

    意思:(师干,师干)

    1.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用以指军队。
    《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
    毛传:“师,众;干,捍;试,用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